山西红色文化传承服务有限公司
公司地址:山西省太原市迎泽大街27号5幢8层0801 0802 0835
联系座机:0351~8209168 2390538 2792031 8209158
联系人:柴老师:15525404593 13603514593
刘老师:19815398725 15003439148
五日培训安排您当前位置:首页 >> 教学计划
遵义五日培训计划
发布时间:2021-03-18 作者: 点击量:1406
时 间 |
教学内容及活动安排 |
住宿 |
|
D1 |
全天 |
1、学员报到 2、领取学习资料、红军服 |
党校 |
D2
|
上午 |
1、开班仪式:奏唱国歌,领导发言、授旗仪式。 2、专题教学:《红军长征在余庆》 |
遵义 |
下午
|
1、现场教学:红军强渡乌江回龙场战斗陈列馆、指挥部 2、体验教学:徒步沿江步道,学习红军精神、体验乌江天险 3、激情教学:红歌大合唱 |
||
D3
|
上午 |
1、激情教学:娄山关关隘纪念碑前集体诵读毛主席诗词 “忆秦娥·娄山关”; 2、现场教学:娄山关大捷战斗遗址、娄山关战斗遗址陈列馆、小尖山战斗遗址; 3、情景教学:大型红色剧场《娄山关大捷》实景演出 |
遵义 |
下午 |
1、现场教学:遵义会议会址,遵义会址陈列馆、邓小平住址、红军总政治部旧址、红军遵义警备司令部旧址、苏维埃国 家银行旧址等; 2、现场教学:瞻仰红军山烈士陵园,并向革命先烈敬献花篮;重温入党誓词;红军烈士英烈墙、邓萍烈士墓;“红军菩萨的故事”;(点评) |
||
D4 |
上午 |
1、现场教学:苟坝会议会址;苟坝会议陈列馆; 2、生态考察:乡愁发源地——花茂村(2015年6月16日习主席视察时,找到乡愁”的地方) |
茅台 |
下午 |
1、现场教学:红军长征过茅台陈列馆; 2、现场教学:红军长征四渡赤水三渡渡口遗址,红军桥; 3、产业考察:茅台镇酒文化发展与探索 |
||
D5 |
全天 |
根据时间,离开红色圣地遵义回到温馨的家。 |
/ |
培训计划包含
交通、用餐、教学场地、现场教学、专题教师、人身意外保险、培训资料、代班老师及物料等。
教学点介绍
遵义会议会址:遵义会议会址在遵义老城子尹路(原名琵琶桥)东侧,原为黔军25军第二师师长柏辉章的私人官邸,修建于30年代初。整个建筑分主楼、跨院两个部分。主楼为中西合璧,临街有八间铺面房,当年为房主经营酱醋及颜料纸张。铺面居中有一小牌楼,檐下悬挂着毛泽东1964年11月题写的"遵义会议会址"六个字的黑漆金匾(此为毛泽东为全 国革命纪念地唯 一的题字)。街面房连接主楼与跨院之间有一座青砖牌坊。牌坊上方用碎蓝瓷镶嵌着"慰庐"二字。牌坊的另一面有"慎笃"二字。遵义会议会址主楼坐北朝南,一楼一底,为曲尺形,砖木结构,歇山式屋顶,上盖小青瓦。楼房有抱厦一圈,楼顶有一老虎窗。楼层有走廊上,可以凭眺四围苍翠挺拔的群山,指点昔日红军二占遵义时与敌军鏖战地红花岗,插旗山、玉屏山、凤凰山诸峰。会址主楼上下的门窗,漆板粟色,所有窗牖均镶嵌彩色玻璃。紧挨主楼的跨院纯为木结构四合院,仍漆板粟色。1935年1月上旬,中国工农红军第 一方面军长征到达遵义后,中央革命军事委员会总司令部与一局(负责作点)即驻在这幢楼房里。从1954年到现在,会址主楼的房间逐步复原了遵义会议会议室、军委总参谋部办公室、军委副主席-的办公室兼住室、红军总司令-与军委直属队指导员康克清的办公室兼住室以及红军总参谋长-的办公室兼住室、军委总部参谋人员和工作人员的住室等。
娄山关
镌刻在娄山关一块石碑上的《忆秦娥·娄山关》,便是毛泽东对这一战斗历史的真实记载:
西风烈,长空雁叫霜晨月。
霜晨月,马蹄声碎,喇叭声咽。
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
从头越,苍山如海,残阳如血。看点到桐梓的大巴车况不太好,脏且没有空调。车站附近通常还有的士拉客去桐梓,30元一位,坐满四人发车。娄山关是黔北第 一险隘,为历代兵家必争之地,位于遵义、桐梓两县交界处,海拔1445米。1935年中国工农红军一方面军在此与敌激战,取得大捷。娄山关战斗是红军长征以来第 一次重大胜利。
四渡赤水红军烈士陵园及纪念碑:四渡赤水红军烈士陵园座落在赤水市城郊杉树坝,于1986年修建,是全国第 一个纪念“四渡赤水”战役中牺牲的红军烈士而修建的陵园,以其展现“四渡赤水”长征文化的真实性、完整性和独特性,是其它烈士陵园无可替代的。作为讴歌中国工农红军四渡赤水战役、展现长征文化的爱国主义教育和青少年教育基地,杨尚昆、聂荣臻、张震等党、政、军领导人相继为陵园题词。四渡赤水红军烈士陵园于1990年4月被遵义地区行署命名为“遵义地区重点保护单位”,1998年5月被共青团贵州省委命名为“贵州省青少年爱国主义教育基地”,1999年8月被中共遵义市委、市人民政府命名为“遵义市爱国主义教育基地”,2000年5月被共青团中央命名为“全国青少年教育基地”,2002年9月被中国人民解放军国防大学确定为“教学教育基地”,2006年被贵州省委省政府确定为“全省烈士纪念建筑保护单位”。2007年被国 家旅游局确定为“全国百家红色旅游经典景区”。1993年改扩建以来,从全国各地来凭吊红军烈士人数均达到百余万人次,充分发挥了它的爱国主义教育和弘扬红军四渡赤水精神的教育阵地作用。
龙场红军抢渡乌江战斗遗址回龙场渡口:原为余庆到湄潭的交通要道,解放后湄黄公路建成,废弃停渡,但当年红军抢渡乌江的战斗遗址尚存。战壕遗垒隐略可见。浮桥竹竿现存中国革命军事博物馆。1982年2月省人民政府将贵址命名为******批文物保护单位。1985年5月1日,竖文物保护标志。